Skip to main content
  1. Posts/

阿拉斯加的极昼

又是一年花开日,江上数青峰。

image

三月底讨论今年的出行计划时,开始大家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北美境内剩下个阿拉斯加尚未涉足,便把目标初定于此。

待翔哥查完机票价格,意见便产生了分歧。

亚特兰大直飞安克雷奇要1000出头,不然就是转机再转机,飞他个十来个小时。咱也不知道他这是个啥倒霉地方,上次飞盐湖城也数他最折腾。

本能告诉他,如果飞阿拉斯加可能会更痛苦。

下图是他去年亚特兰大飞完盐湖城的历史影像资料。

drawing

但翔哥到底是博士出身,聪明的小脑瓜灵光一闪过后,得出一个结论,不如我们再去一趟盐湖城?

安克雷奇 #

不比亚特兰大的山高水长,西雅图飞阿拉斯加就三个半小时。

从安克雷奇机场驱车北行,马路两旁稀稀拉拉长着些建筑。路过一处开阔空地,有辆food truck,旁边还垒了一个小舞台。俩老哥上面唱着,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一点印象在唱着什么。

台下有那么四五位观众坐在塑料板凳上吃着food truck听着歌。傍傍晚六七点,跟早上十点的天一样亮,人也跟刚睡醒似的七歪八扭。 我恍惚觉得,这不会是市政府给群众组织的益民活动吧。

阿拉斯加是北美第一大省,坐拥1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区区70万出头,其余的大概就是蚊子,狗熊和鲑鱼了。

他们这儿分布最广的超市叫Three bears,logo是黑熊,棕熊和北极熊的合影。我们住的地方马路对面就有一家。刚进去还有些懵。卖的好多都是Costco的自营品牌Kirkland,货品的摆放方式也跟Costco如出一辙,量大管饱。我还不禁感叹Costco的商业嗅觉真是不错,还因地制宜的新开一家分号,也不用会员卡,怪不得人家是国际大品牌。

然后发现原来是Three bears的老板太过商业鬼才,就是扎根本土,在阿拉斯加专心做Costco的二道贩子。

入住 #

九天的行程前面四天我们住一个地方,无他,订到了一处景色很好的大house,配上阿拉斯加的极昼,很适合吃肉喝酒。

image

定的房子离市区约一小时车程在一个叫Wasilla的小镇。房子坐北朝南,落地窗外面有片延伸出去的露台正对一片雪山。最高的一峰大致在左前方,查了下谷歌地图叫Mt Einstein,尤其适配翔哥的学术气息。

小镇还是延续老美一贯的风格,一条公路贯穿,两边是各类大型商场。饭店都是8,9点关门,没有啥夜间娱乐项目。老美偏远城镇的生活节奏便大都如此。西雅图也没差多少,晚上8,9点以后,路上见不到行人,车辆也是了了。

头两天没啥安排,每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出门晃晃,晚上家里喝酒看日落。

喝到凌晨1点,太阳还水灵灵的支棱着,人快不行了。忘记这里是极昼。撑不到日落,赶不上日出。红红的太阳就这么挂着,记忆中的阿拉斯加不曾天黑。

比较意外的是安克雷奇也有华人超市,虽不大,五脏却全,应有尽有。入住的第二天,我们便入城采购,开始了呼呼啦啦的烧烤焖面之旅。

羊肉串和焖面 #

明哥说搞烧烤的时候我心理预期在整块的牛肉稍微腌渍下便扔上烤炉。等到他去超市采购了木炭,竹签和专用烧烤炉架子,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image

记得有年跟明哥去北卡,租了辆四座车,取车时候给了辆英菲尼迪qx60,能坐六人。本着叫多一人打八折的想法临行前一晚打电话问熊哥要不要一起,他爽快答应便一起同行了。那是跟熊哥第一次出行,意义非凡。正是他后来准确揭开了翔哥的真实身份。

那是一个夜晚,我们从迈阿密出发穿过海上公路,到了北美的最南段。跟古巴隔海相望,不过60英里。

半夜酒酣,翔哥突然说要去拍星星。我跟熊哥觉得有些许搞笑,让他干完三瓶啤酒再去。翔哥二话不说三瓶啤酒立马清空,眼神坚定好似闪闪的红星。

于是便在这个四下无人的夜晚,在这个北美东南角凌晨12点的街区,翔哥挑了一盏全马路最亮的灯,架起了他的星空摄像头,熊哥已经不能自持地跟铜像合影。

image

翔哥那时英语水平也是存疑的。我们几人在Keywest报了海上摩托团,两小时的行程,上船以后需要先过笔试才能开骑,结果第一次还挂了。搜着卫星信号连上网上支付,一人又交了10块的补考费才将将及格,然他妈时间仅剩半小时。

image

但Keywest整体还是不错的,我们几人住一个独层小别墅,每天骑个小电驴采买逛街,晚上回去生火做饭,阳台打牌不亦乐乎。

drawing
drawing

镇上还有栋海明威故居,一人35的票价望而却步,门口合影,望梅止渴。

image

说回明哥的厨艺,第一印象是从大盘鸡开始的。NJ去北卡大概八小时车程,早上出发,赶在日落前到了目的地。紧急拍完日落合影后,明哥开始整大盘鸡。三下五除二,天刚擦黑,鸡已经在盘子里了。主打一个快速利落。

鸡是整块切好的,香料也是超市现成的,但做出来味道确实有那么一点不对劲。明哥的意思是,味不对你找卖调料包的去,关我明某人何事。

翔哥则是另一个风格,慢工出细活。倒也贴合焖面的节奏。之前一起去大烟山,也是临行前一晚,收拾着行李看着电视,播出了大烟山着火的新闻。要我说,这个名字起的确实不吉利。翔哥觉得安全第一,换个地方算了。我虽然还没出门,但心已经到了大烟山,本着来都来的精神,还是坚持要去。

最后一锤定音的是民宿老板的来信,他建议改日再来,房费全额退还。于是我们便去了仙那度。

我们从NJ出发,先开了个通宵去了DC,拍了纪念碑和纪念碑馆。

drawing
drawing

image

再去白宫已经见不着正主了,里三层外三层得围着,远远看着一个屋顶。

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DC的食物,真真切切体现出了主要阶级构成。全是以白人饭为主,高级餐厅主打地中海,西班牙风格。中餐人均不超过30。反观西雅图,均价4,50的餐馆,中餐普遍去到6,70。概这边华人程序员甚多,收入颇丰,不似DC以政客为主。

还是说回阿拉斯加的烧烤吧。当然,也不免因地制宜的采购了一波阿拉斯加帝王蟹,小小的奢侈了一把。

image

六月底的阿拉斯加还是凉风阵阵,临近北极圈的不夜群山帮烧烤刘师傅省了掌灯的麻烦,唯独驱蚊水用得比平时勤快了些。

drawing
drawing

以我多年撸串经验观之,串儿的味道出于签上。竹签有竹子清香,铁签有铁签的炙燎风味。这波烤肉出炉,精华便在这竹签之上。肥瘦相间,孜然经烈火烹制,在竹签的加持下绽放的魅力分外撩人。

明某人又表示了,你好歹夸下烤肉的人也不失为做人的本分。

翔哥焖面便在这尴尬之时出炉了。焖面烤肉配啤酒,再来上几瓣蒜,不亦乐乎。

drawing
drawing

冰川和高山 #

来阿拉斯加的第五天,我们离开了豪华大别野,往阿拉斯加深处进发。

下一站的目的地距安克雷奇正北250英里。 名曰迪纳利国家公园,坐落着北美第一高峰。

image

第一峰原名迪纳利,大致是当地语言大山的意思,后改名麦金利,以纪念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在2015年改回原名迪纳利表示对当地原住民传统的支持。然后今年1月份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内政部长在30天内将山名从迪纳利改回麦金利。

真是事无巨细一把抓啊。

往北行驶数个小时后,进入了阿拉斯加腹地,才慢慢感受到阿拉斯加真正的自然原始。

过往基本见不到什么车辆,道路两侧先是绵延的草甸伸向远方,与之接壤的便是兀自伫立的连绵山脉。车里的音乐早因为没了信号而停止,只有一成不变的引擎声提示着我们还在疾驰。

image

偶尔下车驻足,旋即便被蚊子包围,想来便是俄国卖阿拉斯加的原因了吧。

来迪纳利之前我们还去了趟Matanuska冰川。这是北美能驾车抵达的最大冰川。一人交了150,一位来自芝加哥的大三小姐姐成了我们的导游。

她已来此实习两月有余,每天带两次团,一次3个多小时,人多时要带三次团。冰川上并不好走,要穿冰爪前行。一趟下来,着实有些吃力。小姐姐说自己就住在旁边,自己搭的帐篷。问及毕业以后想去哪里工作,说是喜欢Acadia National Park。缅因州的一个国家公园,又是个地儿大的一匹,龙虾比人多的一个州。

image

我们住在迪纳利山下的一个镇子上,叫Healy,跟Wasilla基本一个构造,稍微小点,但马路对面还是熟悉的Three bears,虽远隔重洋,依旧能买到Costco的独家产品,令人感动不已。

到小镇的第二天,我们坐观光bus进入了迪纳利国家公园。bus介绍说是带我们领略国家公园里丰富的野生动物群像,结果导游第一句就说现今状况堪忧,连续三年动物数量持续下降,为这趟旅行笼上了阴影。

后面果真如导游所说,大型食肉动物一个没见着,moose见了几只,偌大的bus,为了只路边的小松鼠都能停两分钟。但问题是,moose我们路上开着车都能看。

image

来北美付费游玩项目玩过很多,这是第一次有被坑到的感觉,整整6个小时的行程,座位狭窄。路上看到最有趣的动物便是会车经过跟我们打招呼的翔哥了。ps,翔哥三人因为人数限制,去了跟我们差一个小时的班次。综合感受评价是,特意花钱坐了趟6小时的经济舱。

image

隔天我们走了一条荒废土路,但景色尤为壮观。单程两小时的土路,丝毫不觉无聊,恋恋不舍地开完,对比昨天的园内bus tour,只能说是云泥之别。是屁股爽,眼睛也爽。

image

后续 #

我问熊哥感觉哪里不对,熊哥说哥儿们应该是带着任务来的。